博客年龄:18年4个月
访问:?
文章:1735篇

个人描述

姓名:王月丹职业:教师 年龄:38位置:中国,北京大学个性介绍:热心,有一些专业知识,有专业精神,愿意为大家提供专业的看法。免责声明:此博客为本人个人学习与交流所用,并非信息公开发表的平台,可以供网友参考,本人力求科学与客观,并尽量列出原始参考文献,但各位网友借鉴时,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或采信,本人对此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或者道义上的责任。同时,本人只希望这些观点可以与大家分享与交流,相信大家自会有判断能力,所以,我欢迎大家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讨论与交流,但不欢迎和坚决反对任何人在任何场合以侮辱性的语言进行评论。同时,这里的观点是我个人的观点,与北京大学,以及其他任何个人与团体及单位无关,不代表他们的利益,他们也无需为此博客的言论承担任何责任与压力。

“阴滋病”之迷有望短期内得到揭示——评钟、曾两位院士对于“阴滋病”都高度重视

2011-05-10 21:14 阅读(?)评论(0)

     中新社北京5月10日电(http://health.sina.com.cn/news/2011-05-10/122622437616.shtml)(记者 曾利明)国家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今天强调:钟南山院士对60名自述感染“阴滋病”患者的研究结果与卫生部调查结果总体一致:这一人群没有感染艾滋病,也未发现新的或未知的病毒,所以建议媒体不要再用“阴滋病”这个词汇。邓海华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媒体提问时称,没有证据表明该人群所述疾病具有传染性和聚集性,没有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证据支持该人群患有某种传染性疾病。该部在6省市进行的科学规范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通过虚拟空间聚集一起的人群,不构成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会对其他人构成健康的危害。 邓海华表示,至于钟南山院士的研究所提到的发现了这个人群EB病毒感染检测率达到了55%,这个和他们发病有没有联系,这个问题我们也咨询了长期从事EB病毒研究的权威专家。曾毅院士从事EB病毒研究长达50多年,他说EB病毒是健康人群中很常见的一种病毒,三到五岁儿童的感染率达到90%以上,而且以后是终身携带,一般不会引起这个人群所说的这些病症。除了EB病毒以外,健康人体中还存在一些其他常见的病毒或者细菌,比如这次有研究出来的巨细胞病毒。亚洲人和非洲人几乎是百分之百感染有这种病毒。疱疹病毒人均感染达到80%-90%,包括大肠杆菌,百分之百都有。微生物在人体内可以广泛的存在,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致病。邓海华强调,钟院士根据这个人群中多数有高危行为这样的特点,重点对病人进行生殖道、泌尿系统的检查,和我们以前开展的检查形成互补。至于说EB病毒是不是这个人群致病的原因,这是个科学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做研究,包括病毒学、性病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方面的专家,还需要对这个问题再做进一步论证。

     这个报道表明,在钟院士团队结果的推动下,有关部门已经抛弃了“心病”说,并承认这部分“阴滋病”患者确实存在着躯体的症状和器质性的病变,这有利于这些患者的就医和得到有效的治疗。这是非常正确和重要的决定,同时,我也建议有关部门应该把这种疾病的治疗纳入到医疗保险的范畴。

     而从研究的层面讲,我是完全支持曾院士关于EB感染的看法,毕竟,EB病毒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感染,人群感染率在某些地区达到90%以上。我也同意曾院士认为的这可能是一种“偶合”感染的现象,就象大肠杆菌感染一样的普遍,可能并没有什么直接的意义。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EB病毒感染人体后,其症状也是可能因人而异的,有个别人由于存在着遗传性或者获得性免疫缺陷,感染EB病毒容易出现恶性淋巴瘤,但大多数人感染EB病毒后,可以没有任何能感知的症状。所以,如果是EB病毒感染导致的“阴滋病”,钟院士应该拿出更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说明这些人为什么与众不同。

     不过,我认为,在两位院士的关心和积极参与下,对于“阴滋病”的研究,将很快会有进展,值得期待。

     同时,我个人倒是认为,“阴性艾滋病”这个词没有什么不妥,如果说真的有问题,那么问题就是在“艾滋病”这个词上。“艾滋病”是个音译,其原文是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直译为中文就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主要是为了与PIDD,即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来区别的。按照AIDS的原义,是指非遗传或先天性原因导致的免疫缺陷性疾病和症状,可以包括感染、辐射损伤等任何后天的获得性的免疫损伤的因素导致的疾病。但是,目前有人把AIDS特指为由于感染了HIV导致的CD4+T细胞缺陷引起的疾病,其实,科学的讲,这种“AIDS”应该叫做感染性CD4+T细胞减少症,只是AIDS中的一种而已。只不过由于大家过于关注HIV,反而,认为HIV导致的疾病就是AIDS,而AIDS也就是HIV的感染造成的。但其实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免疫成分的缺陷,比如各种原因导致的再障等免疫缺陷性疾病,这些才是真正的“(抗HIV抗体)阴性艾滋病”。

     当然,我个人也认为目前把这些病人称为“阴性艾滋病”,还不妥当,因为他们的症状还谈不到免疫缺陷,只能算做免疫失调而已,所以,应该称为“获得性免疫失调综合征”,可能会比较妥当。

     个人认为,无论爱滋病也好,阴滋病也好,最终都是免疫系统的缺陷或者功能紊乱的疾病,但是,有关部门的领导就是不请免疫学专业的人员参加,只是要请“病毒学、性病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专家”参与,这很可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即使是EB病毒感染,其症状的出现和差异性,也与免疫系统功能和免疫细胞的基因差异等有密切的关系,涉及到B细胞活化和高频突变等免疫学最核心的问题,恐怕是“病毒学、性病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专家”都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我还是建议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要重视免疫学,懂得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在防病与治病中的重要价值。真的学习一点免疫学是有好处的。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