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8年2个月
访问:?
文章:1735篇

个人描述

姓名:王月丹职业:教师 年龄:38位置:中国,北京大学个性介绍:热心,有一些专业知识,有专业精神,愿意为大家提供专业的看法。免责声明:此博客为本人个人学习与交流所用,并非信息公开发表的平台,可以供网友参考,本人力求科学与客观,并尽量列出原始参考文献,但各位网友借鉴时,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或采信,本人对此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或者道义上的责任。同时,本人只希望这些观点可以与大家分享与交流,相信大家自会有判断能力,所以,我欢迎大家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讨论与交流,但不欢迎和坚决反对任何人在任何场合以侮辱性的语言进行评论。同时,这里的观点是我个人的观点,与北京大学,以及其他任何个人与团体及单位无关,不代表他们的利益,他们也无需为此博客的言论承担任何责任与压力。

也许应该重新认识“爱滋病”——“类爱滋病”的启示

2012-09-03 10:55 阅读(?)评论(0)
     据京华时报报道(http://news.sina.com.cn/c/2012-09-03/040225087366.shtml),一种被称为“类艾滋病”的新病引发公众及卫生部门的高度关注。这种新病已在泰国和台湾地区出现。8月下旬,国际医学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刊载由台湾地区、泰国及美国等医学研究人员的合力研究,确认全球出现一种新病症,即类艾滋病。 据媒体报道,包括台湾已确诊的50多名患者在内,全球迄今已确诊200多例。此类病人未感染艾滋病,但却出现类似艾滋病的免疫力极度低下的症状。因患者至今全为亚裔黄种人,因此被命名为“亚洲新型免疫缺损症”。
       与之对应的是,我国大陆地区自2009年被媒体广泛报道的“阴性艾滋病”。卫生部门已经把这类人群鉴定为有精神障碍症状的人群,而非一种由微生物导致的传染病或免疫性功能损伤的疾病。但是,卫生部门的看法,并没有能完全得到所谓“阴性艾滋病”患者群体的认可。因此,这个群体的成员一直在寻求帮助。据报道,“上周二,几名自称“感染者”的人员前往卫生部信访办,要求专家对其“病症”进行再度检查,明确病因。为此,中国疾控特派出传染病、精神科等方面的专家接待。”
      作为一名免疫学的研究人员,我也曾经被问过,是否知道这个病的问题。我个人一直吃谨慎的态度,应该承认确实可能存在这种病,但我们还无法清楚一切,因此只能继续观察和了解,但也不必断然否定。
      目前,我国卫生部门对此已经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有关管理者的态度已经转变,他特别指出,“对新型疾病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艾滋病1981年出现的时候也不明病因,但观察到一些迹象,某些特征的人容易感染,如同性恋、吸毒者、使用血液制品的血液病人。通过这些特征的描述,就怀疑可能是通过血液和性途径进行传播的,直到1984年才确定它的传染性。”所以,这标志着有关部门已经在考虑重新认识这种疾病。
     其实,这种类爱滋病也好,阴性爱滋病也好,我国的专家早就发现并开始着手进行研究,例如,我国著名的传染病专家钟南山院士早已对此成立了研究小组。不过,遗憾的是,最终还是由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专家首先报道了这种无HIV感染的“爱滋病”。
      因此,所谓“阴性艾滋病”的患者,应该耐心等待,不要再去上访,相信有关部门会尽快解决和开展相关疾病的研究。
      同时,我也建议,我国的有关部门应该以此为契机,重新开展非HIV感染的“爱滋病”研究。由于我国的爱滋病问题本身就已经很严重,而且目前CDC也否人这类患者具有传染性,且认为其是精神疾病,这种学术定位也可能会引起研究目标的偏差。因此,如果继续让CDC的性爱中心负责主导研究,可能会加重其负担,因此,应该建议国家投资成立以钟南山院士或者其他传染病学专家为首的研究机构,对这类非HIV感染的“爱滋病”进行基于新的认识的客观性研究。从而,尽快为患者找到病因,即使采取措施,治疗他们的疾病。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