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8年6个月
访问:?
文章:1735篇

个人描述

姓名:王月丹职业:教师 年龄:38位置:中国,北京大学个性介绍:热心,有一些专业知识,有专业精神,愿意为大家提供专业的看法。免责声明:此博客为本人个人学习与交流所用,并非信息公开发表的平台,可以供网友参考,本人力求科学与客观,并尽量列出原始参考文献,但各位网友借鉴时,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或采信,本人对此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或者道义上的责任。同时,本人只希望这些观点可以与大家分享与交流,相信大家自会有判断能力,所以,我欢迎大家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讨论与交流,但不欢迎和坚决反对任何人在任何场合以侮辱性的语言进行评论。同时,这里的观点是我个人的观点,与北京大学,以及其他任何个人与团体及单位无关,不代表他们的利益,他们也无需为此博客的言论承担任何责任与压力。

我觉得美国可能有MERS爆发流行的风险——评美专家:MERS不太可能在中国大规模暴发

2015-06-08 09:29 阅读(?)评论(0)
    据报道(http://news.sina.com.cn/c/2015-06-08/023931923935.shtml?cre=sinapc&mod=g&loc=24&r=u&rfunc=5),韩国保健福祉部7日通报,韩国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病例当天新增14例,其中包括1例死亡病例。至此,韩国确诊病例总数增至64例,死亡病例增至5例,隔离对象增至2361人。同日,韩国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疫情应对措施,包括发布涉疫情全部医院名单、密切监控自我隔离者和加强责任管理等。对此,美国知名智库美国外交学会的全球健康高级研究员黄严忠认为,考虑到MERS的传播能力和中国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控和反应能力,疫情在中国大规模暴发的可能性“不是很高”。黄严忠日前在该学会网站博客上撰文给出3个理由。首先,全球90%的MERS病例都集中在中东地区;其次,与许多传染性疾病相比,MERS的人际传播能力有限,很多病例都是医院感染,或者是在缺乏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与患病家属密切接触导致的。第三,对MERS这样的传染性疾病,中国已经发展出相对强大的监控和反应能力。
    其实,从目前我国有关部门的表现看,其基本是按照之前我的建议范畴内来进行行动的,应对非常恰当,显示了相当水准的疾病防控能力和策略,因此,如果有关部门不出现失误,能够继续谨慎对待疫情,MERS在我国几乎不会发生大规模的爆发性流行。
    但是,对于所谓美国专家的话,我认为,这三个理由恰巧提示美国可能存在着类似MERS爆发流行的潜在风险。
    首先,MERS,我习惯叫它为中东SARS,主要是中东地区发病,这次的韩国呈群体性流行,表明其流行已经可能到达了传播的临界点,就如同当年的非典早在头年的秋冬季就有广东河源等地的零星报道,继而1月在香港和河内出现毒王,也就是到达临界点,而后3月在北京大规模爆发流行。而无论是中东,还是韩国都是美国的盟国,与美国的人员交流比我国更多。更何况,这次出现中东SARS以来,我国已经有数万游客取消去韩,而且香港还准备对韩提出旅行警告。但目前美国对此显然还没有准备,还是认为其像SARS一样,只是太平洋另一边的小疫情而已。
    其次,这位美国专家正在犯2003年我们国家的错误,轻松中东SARS的传播能力。但是,其实SARS的传播能力和致死率也都比鼠疫,甚至流感等传统传染病差很远。但是,不要忘了,我们正处在互联网+的时代,2003年SARS的传播力正是借助了互联网而被放大了很多。因为其是新传染病,我们没有经验,传染常常是聚集性的传染,很具有轰动性,适合被互联网炒作。所以,一旦美国出现了大规模的MERS疫情,美国除非靠NSA的棱镜计划去删帖以外,估计也会面临非常棘手的问题。
    还有就是,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针对类似SARS的强大的监控网络和反应能力,但是,美国恰恰在此方面是不足的。例如,症状更为明显的埃博拉患者都能轻而易举地进入美国社区,并且在社区医院就医。那么,MERS患者在美国出现,应该是早晚的事,而且很有可能在不知道的时候,就已经进行了传播。
    因此,美国出现MERS爆发流行的风险,可能比中国更大。
    不过,美国目前唯一占有优势的地方,就是美国的人口密集度还不够高,这可能是限制类似MERS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由于美国社会的种族及阶级隔离和聚集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人口进一步聚集,也会日益加剧美国发生类似SARS或者MERS这类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所以,美国的专家还是先不要管中国了,先管好自己吧。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
  最后修改于 2015-06-09 00:26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